區域教育合作項目的實施,目的是通過大學與地方政府的合作,圍繞北京市基礎教育改革和區縣“十一五基礎教育發展規劃”,以提高中小學教師和管理干部的綜合素質為重點,促進教師教育工作的良性循環,促進遠郊區縣基礎教育整體水平的提升。目前參與區域教育合作項目的區縣已經有六個,其中密云、順義、延慶三個區縣已經簽署合作協議,平谷、懷柔、大興將在下半年完成合作事宜的各項工作?!?/p>
二、合作目標與項目設計
合作目標:以提高教師應對新課程挑戰的能力,并在理念更新、知識拓展、技能提高以及新型學校管理等方面能夠有所提高,為合作區縣教師隊伍建設打好基礎,并以此為基點促進和提升合作區縣的教育質量。其中:
項目設計:
1、中小學教師新課程培訓研修,堅持以教育教學實踐為取向,堅持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突出培訓內容的實踐性和針對性,促進中小學教師觀念轉變和提升駕馭新課程的能力。并通過建立中小學實踐基地校的研修方式和輻射作用,帶動周邊學校的發展。
2、舉辦教學副校長和管理干部研修,突出以研究為線索,以改進學校工作,解決學校發展以及在貫徹新課程實施中面臨的具體問題,促使校長學習新課程、感悟新課程,落實新課程,推動區縣中小學課改工作。
3、開展市縣級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目的是加強區縣教師隊伍的梯隊建設,為區縣基礎教育可持續發展,為培養后備學科拔尖人才奠定基礎。
4、舉辦中學德育管理干部進修班。主要是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研究,探討學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和科學方法。
5、開展骨干教師研究生課程和教育碩士學位培訓。主要是采取推薦和選拔部分年輕后備骨干教師的辦法,通過研究生課程和教育碩士進行專門培養,進一步打好專業理論基礎,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和學歷學位層次,確保區遠郊縣教師隊伍建設在“十一五期間”能夠跟上本市教師隊伍建設的整體要求。
6、通過合作開展教師發展學校的建設,探索和開展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促進學校自身發展。
7、通過在區縣建立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模式,利用高校的學術支持,促進遠郊區縣優質學校的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
三、完成情況
截止到2008年7月已有5740名教師參加研修。其中:中小學教師新課程培訓3650人;中小學班主任培訓410;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與咨詢培訓270人;中小學主管教學副校長和管理干部培訓350人;中小學骨干教師教育碩士培訓29人、中小學骨干教師研究生課程培訓625人;中小學區縣級骨干教師培訓140人;市級骨干教師與學科帶頭人訪問學者研修23人;中小學脫產培訓152人;中學德育教師培訓100人。并在密云建設教師發展學校3所。
順義區經過三年的合作已經完成全員性培訓任務,從2008年開始,根據順義區基礎教育發展需要,又合作推出雙優工程(優秀骨干教師培養和優質學校建設),今年選拔的市級學科帶頭人和市級骨干教師已經作為訪問學者參加項目研修;在密云縣試點的教育碩士培訓已經有29人正式取得學籍,今年將有部分教師順利取得碩士學位;在密云和大興建設兩所附屬中學合作進展順利。